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四川造!第二枚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将执行“一箭八星”任务

点击次数:更新时间:2025-04-08 18:53:50来源:欧宝官网app客户端下载【打印】

  近年来,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,如同繁花似锦般绚丽夺目。卫星星座规模持续扩大,民营火箭领域更是喜讯连连,佳绩频传。

  据了解,备受瞩目的“四川造”第二枚“谷神星一号”(遥十)民营商业运载火箭,在四川资阳闪耀出厂,正式踏入它的逐梦之旅。

  “谷神星一号”(遥十)在四川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制造基地里,经历了严谨且精细的制作的完整过程。从复杂的总装、部装环节,到一系列精准入微的电子测试,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。

  此次发射计划定在 2 月底或 3 月初,“谷神星一号”(遥十)将肩负起“一箭八星”的重大使命,这一宏伟任务无疑展现了我国民营航天事业的雄厚实力和无畏勇气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该火箭的零部件及发动机于去年 12 月 9 日全部运抵,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,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和高效的协作,成功完成了火箭的总装工作,这一速度令人惊叹。

  “谷神星一号”(遥十)火箭自身实力强劲,它直径达 1.4 米,长度约 20 米,总重量约 33 吨,这样的规格赋予了它强大的运载能力。那么,这颗“民营航天之星”——“谷神星一号”到底还隐藏着哪些令人称奇的厉害之处呢?

  谷神星一号作为我国民营火箭的明星产品,近些年执行了16次发射任务,为20家卫星客户发射了63颗不同功能的商业卫星,取得了不错的口碑成绩。那么,谷神星一号遥十发射突破哪些难点?

  第一、“一箭八星”复杂载荷部署:多星适配与精准分离,“谷神星一号”(遥十)需将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这对卫星适配器设计与分离时序控制提出极高要求。每颗卫星的轨道参数、释放顺序需精确协调,稍有偏差可能会引起碰撞或轨道偏离。

  此前的谷神星一号(遥十一)任务中因一级发动机喷管加工异常导致姿态失稳。因此,此次发射任务需确保动力系统全程稳定,为多星分离提供较为可靠环境。

  第二、工艺质量控制的再升级,通过谷神星一号(遥十一)的失败经历中,找到暴露喷管螺钉孔加工缺陷问题的教训。此次遥十需严格贯彻改进后的PROC,包括优化碳布层加工、强化检验流程等。

  四川资阳新一代制造基地虽完成总装,但需验证两个月快速组装下的质量稳定性,避免生产节奏压缩引发隐性风险。

  第三、发射窗口与运输保障的双重考验,计划于2月底至3月初发射,需考虑天气条件(如低温、风速)对火箭性能的影响。

  同时,火箭从四川资阳出厂至发射场的运送过程中,需确保结构免受震动、温湿度变化等外部干扰,这对包装与运输技术提出挑战。

  第四、高密度发射下的资源调配压力,遥十的快速总装与发射进一步考验企业的高效协同能力。供应链管理、测试周期压缩、人员疲劳风险等均需系统化应对,以避免因节奏过快导致细节疏漏。

  总结,谷神星一号遥十的发射,既是技术实力的展示,更是对全流程管理能力的考验。从工艺改进到多星部署,每一步突破都为中国商业航天注入新动能。

  火箭发射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觉得不就是向天空发射一个运载工具,将人造卫星运抵预定轨道,然而实际上,火箭发射环境要求十分高,那么谷神星一号对火箭发射有哪些要求?

  首先、气象条件,谷神星一号能轻松实现海上发射和陆地发射两种模式,不同环境都存在寒冷、强风或者天气因素不可控的气象环境。

  谷神星一号发射需要仔细考虑到低温燃料适应性测试,发射瞬间地面风速需≤8级(约20m/s),避免箭体受侧风干扰姿态失控,发射窗口需避开降雪、冻雨,防止箭体结冰或电子设备受潮。因此,火箭发射需要考虑好气象条件。

  其次,轨道适配,我们都听说过窗口期,火箭发射在指定时间内发射,并非随时发射,倘若不在规定时间发射,有可能会出现发射失败。

  因此,谷神星一号遥十为实现“一箭八星”精准入轨,需选择日出/日落前后1小时发射(阳光持续照射卫星太阳能板),每日有效窗口仅10-15分钟。

  不仅如此,发射场地的选定也是很重要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低人口密度、开阔地形优势,但冬季沙尘天气可能会影响光学跟踪系统。

  在选定发射场地后,一定要通过陆地运输将火箭运输到指定位置,这2000多公里的陆运需要控制维度在15~25摄氏度,湿度≤60%,采用气垫减震车防止结构损伤。

  最后,考虑到环境的适应能力,采用低温涂层技术,火箭外壳涂覆纳米级保温材料,减少极寒导致的燃料管路收缩。

  谷神星一号遥十火箭发射,通过两个月的快速总装,快速安排发射任务,彰显我国的技术和实力。极寒耐受到分秒必争的窗口锁定,体现中国商业航天正以全域适应能力。为中国航天点赞,为四川造点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