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多乐游戏电脑版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11-15 02:57:31
产品详情
别急,等我卖完这车鱼再说。 陈建军拍了拍手上的鱼鳞,朝着围拢过来的人群笑了笑。
谁也想不到,一个月前还被人笑话钓龄比鱼龄长的老陈,怎么突然就成了镇上的钓鱼传奇。
陈建军扛着渔具袋从巷子里走出来的时候,天还没亮透。五十岁的人了,走路却还是那样匆忙,好像赶着去参加什么重要的约会。事实上,他确实是去赴约的——和河里的鱼。
![]()
这话他听了二十多年。从三十岁开始钓鱼,到现在整整二十年,每天天不亮就往河边跑,可收获一直不理想。镇上的年轻钓友总拿他开玩笑,说他钓龄比鱼龄长,收获比鱼鳞少。每次听到这话,陈建军都气得脸红脖子粗,却又无力反驳。
河边已经有几个钓友在了。陈建军选了个老位置,开始摆弄渔具。他的装备算不上高档,鱼竿是三年前买的,鱼钩也是最普通的那种,但每一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别看情况了,看你的运气吧。另一个钓友接话,昨天我在这一个位置钓了一下午,就两条小白条。
陈建军没说话,专心做着准备工作。他知道这些人在等着看自己的笑话。二十年来,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目光。
太阳慢慢升起来,河面上泛起金光。陈建军甩出第一竿,鱼漂在水中轻轻摆动。他握着鱼竿,眼睛紧盯着浮漂,等待着那个可能永远都不可能来的信号。
上午十点,其他几个钓友陆续有了收获。有人钓到了一条半斤重的鲫鱼,有人钓到了几条小白条。只有陈建军的鱼桶里还是空的。
但鱼没有来。一直到中午,陈建军的鱼桶里还是空空如也。其他钓友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,有人路过他身边时,轻声说了句:明天再来吧。
陈建军坐在那里,看着河水慢慢流过。二十年了,每天都是这样。他有时候也想过放弃,但第二天天不亮,还是会扛着渔具出门。这似乎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,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。
镇上举办钓鱼比赛的消息是在镇政府门口的公告栏里贴出来的。陈建军路过时,已经围了一圈人。
消息传开后,镇上的钓友都很兴奋。这是第一次正式的钓鱼比赛,获胜者不仅有奖金,还能在镇上出名。陈建军回到家,翻出了自己积攒的钱,跑到县城买了一包据说很灵验的鱼饵,价格是平时用的鱼饵的十倍。
比赛前一周,陈建军每天都去河边练习。他调整了鱼线的粗细,换了新的鱼钩,甚至还买了一个新的抄网。邻居们看他这么上心,都说他这次肯定能钓到大鱼。
比赛那天是个晴天。河边聚集了二十多个参赛者,还有不少来看热闹的村民。陈建军选了一个他认为最好的位置——河弯处,水流相对平缓,以前偶尔能钓到鱼。
陈建军甩出了第一竿。昂贵的鱼饵在水中散发着香味,他相信这次一定不会空手而归。
但现实是残酷的。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,陈建军只钓到了两条小鲫鱼,加起来还不到半斤。而他旁边的一个年轻人,那个才钓鱼半年的小伙子,却钓了十几条大鱼,最大的一条有三斤重。
年轻人丝毫没有悬念地获得了冠军。当他被众人围着祝贺的时候,陈建军默默收拾着渔具。五十块钱的报名费,一百块钱的鱼饵,换来的是两条不到半斤的小鱼。
![]()
陈建军点点头,没说话。他扛着渔具袋走在回家的路上,感觉从来就没这么沮丧过。
回到家,陈建军把自己关在屋里,三天没有出门。妻子问他怎么了,他只是摇摇头。那两条小鲫鱼被妻子做成了汤,但陈建军一口也没喝。
但从那以后,陈建军钓鱼似乎更认真了。他不再和其他钓友闲聊,专心致志地盯着浮漂。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,连中午饭都不回家吃。
又过了几个月,陈建军听说邻镇有个水库鱼量丰富,很多人去那里钓鱼都收获不错。他动了心,决定去试试。
那是个周末,陈建军开着家里的小面包车,沿着山路走了两个小时才到水库。水库很大,周围是山,空气清新,确实是个钓鱼的好地方。
陈建军在水库边搭了个简易帐篷,准备住两天。第一天,他从早钓到晚,只钓到几条小白条。第二天情况稍好一些,钓到了一条一斤重的鲤鱼,但相对于两天的付出,这点收获实在是微不足道。
陈建军没有接话。他看着自己鱼桶里孤零零的几条鱼,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钓鱼。
回镇上的路上,陈建军一直很沉默。两天的时间,油费、住宿费、鱼饵费加起来花了三百多块,换来的鱼还不够成本。他握着方向盘,看着前方的路,突然有种想要放弃的冲动。
但第二天早上,当闹钟响起的时候,陈建军还是习惯性地起床,扛起渔具袋走向河边。这已经成了他的本能,就像呼吸一样自然。
河边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。大家看见陈建军,都知道他去水库的收获不理想,但谁也没有问。在钓鱼这个圈子里,空军是件丢面子的事,大家都心照不宣。
陈建军选了个老位置,开始准备渔具。就在他调漂的时候,注意到不远处有个老人,正在那里钓鱼。老人看起来六十多岁,穿着普通,渔具也很一般,但他面前的鱼桶里已经有几条不小的鲤鱼了。
果然,老人的鱼竿弯了,他稳稳地遛鱼,然后用抄网抄起一条三斤重的鲤鱼。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轻松自然,就像做了无数遍的动作。
![]()
说完,老人收起渔具,拎着鱼桶准备走。陈建军想再问什么,但老人已经走远了。
那天晚上,陈建军躺在床上想老人的话。顺着鱼的性子来,这是啥意思?他钓了二十年鱼,从来就没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。以前他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钓鱼,选自己最喜欢的位置,用自己习惯的鱼饵,从来就没考虑过鱼喜欢什么。
第二天,陈建军没有去自己常去的位置,而是沿着河边走了一圈,仔仔细细地观察河水的流向、深浅,还有岸边的水草。他发现,在河的下游有一处水流特别平缓,岸边长着茂密的水草,水也比较深。
陈建军在那里下了竿。刚开始没什么动静,但半个小时后,浮漂突然一沉。陈建军赶紧提竿,感觉鱼竿沉沉的,有分量。他小心地遛鱼,几分钟后,一条一斤多重的草鱼被拉上岸。
这是陈建军近一个月来钓到的最大的鱼。他举着鱼,看了看周围,其他钓友都在各自忙着,没人注意到他的收获。但陈建军自己明白,这条鱼不一样,它让他看到了希望。
从那天起,陈建军开始改变自身的钓鱼方式。他不再固定在一个位置,而是根据天气、水温、水流的变化来选择钓点。有时会去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地方,有时会在别人认为不可能钓到鱼的时候出发。
最开始,其他钓友还会问他为何需要去那些奇怪的地方钓鱼。陈建军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只是说感觉那里会有鱼。
慢慢地,陈建军的收获开始好转。虽然还是会空军,但频率比以前少了很多。有时候,他甚至能钓到比其他钓友更多的鱼。
但他自己明白,这不是运气。他开始能够读懂河水,了解什么时候鱼会聚集在哪里,什么天气适合钓鱼。这种感觉很微妙,就像是和河水、和鱼建立了某种联系。
三个月后的一个周末,镇上几个年轻钓友约着一起去钓鱼。他们故意选在陈建军旁边的浅滩,想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能钓到鱼,还是只是运气好。
那天是阴天,有点闷热。年轻钓友们在浅滩下竿,那里水流湍急,按照常理应该比较容易上鱼。陈建军却在不远处的深水区选了个位置,那里水面平静,看起来死气沉沉。
上午的时候,年轻钓友们确实钓到了几条小鱼,而陈建军那边一直没有动静。几个年轻人开始得意,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。
但到了下午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陈建军的鱼竿突然弯了,他稳稳地提起一条三斤重的鲤鱼。
![]()
接着是第二条,第三条……一个下午的时间,陈建军钓了五条大鱼,每条都在三斤以上。
年轻钓友们看傻了。他们的浅滩在下午几乎没有鱼口,而陈建军那个看似死水的地方,却成了鱼窝。
这件事很快在镇上传开了。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钓了二十年鱼的老钓手,觉得他身上一定有什么秘密。但每次有人问起,陈建军总是笑而不答,这让大家更加好奇。
又过了一个月,一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了。那天早上天气预报说会有小雨,镇上的钓友大多都没去河边,觉得这种天气鱼不会开口。
但陈建军却早早地来到了河边,还特意带了一把大伞。他在河弯处选了个位置,那里有树遮挡,即使下雨也不会太影响钓鱼。
上午十点,小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。陈建军撑起伞,继续钓鱼。没过多久,他的浮漂就有了动作。
第一条是两斤重的鲤鱼,接着是第二条,第三条……雨越下越大,但陈建军的鱼竿却越来越忙。
有路过的村民看到了这一幕,赶紧打电话告诉其他钓友。很快,一群人冒着雨赶到河边,只见陈建军的鱼桶里已经装了大半桶鱼,最小的也有两斤重。
众人这才注意到,陈建军选的位置附近确实有一条小溪汇入河中,在雨水的冲刷下,溪水带来了新的氧气和食物。
那天下午,陈建军总共钓了三十多斤鱼。消息传开后,镇上的钓友都惊呆了。雨天钓鱼本来就困难,能钓到这么多鱼简直是奇迹。
从那以后,陈建军在镇上的地位完全不同了。以前嘲笑他的年轻钓友开始向他请教,连邻镇的钓友也慕名而来。但陈建军还是那样,话不多,问什么就答什么,从不主动炫耀。
时间一天天过去,陈建军的钓鱼技术越来越精湛。他似乎能预知鱼的行为,知道何时它们会聚集在哪里,什么天气最适合钓鱼。有时候,其他钓友在某个地方空军一天,陈建军却能在同样的地方钓到满桶鱼。
一个月后的某天下午,镇上的菜市场来了一辆卡车。车上满载着新鲜的鱼,有鲤鱼、草鱼、鲫鱼,各种各样,银光闪闪。
![]()
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镇上传开。陈建军,那个曾经被人嘲笑钓龄比鱼龄长的老钓手,竟然在一个月内钓了五千斤鱼!
镇上的渔具店老板第一个跑来:老陈,你用的什么鱼饵?我愿意出双倍价钱买你的配方。
面对这些热情的请求,陈建军显得有些不知所措。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天。
在众人的再三恳求下,陈建军同意在镇上的小广场上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经验。那天晚上,广场上聚集了一百多人,不仅有本镇的,还有从邻镇赶来的钓友。
陈建军站在人群中间,手里拿着他那根用了多年的鱼竿。他先是讲述了自己以前钓鱼的失败经历,比赛时的尴尬,去水库的无功而返。
后来我遇到了一位老师傅,他告诉我钓鱼要顺。陈建军继续说,一开始我也不明白,后来慢慢琢磨,才了解这一个顺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