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次数:更新时间:2024-09-20 18:21:15来源:欧宝官网app客户端下载【打印】
时光荏苒四十年,随着改革的浪潮,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,很多留存在一代人记忆中的老店,早已消失了踪影。 可到了今天,当我们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,依然可以寻访到那些真正的老店。经营者们怀揣着“百年老店”的梦想,仍在追寻时代的脚步,默默坚守在城市的角落。用来支撑他们的,是那份不变的初心。 老淮安人的一天,是从品种繁多、口味丰富的各色早餐开始的。而能唤醒休憩了一整晚味蕾、让人心甘情愿牺牲懒觉的美味,藏在淮安区老东门的一家开了近30年的油条铺要算是其中之一。 52岁的葛师傅是这家油条铺的主人。虽然铺子没有名号,但是他炸的油条在老市民中却小有名气。每天早上5点,他就开了店门。和好一大盆面后,在等待发酵的过程中,他摆上案板、烧起炭火、架起油锅,忙碌的一天从此开始。在他看来,油条好吃的秘诀只有一条,那就是揉面,别人一般只把面揉到七八成,而他一定都要揉到十成,就算客人多也不能马虎。 葛师傅是涟水人,16岁那年便跟着舅舅离家去了合肥,做了7年的建筑工人。自打他做工的第一天起,舅舅便告诉他“干活绝不能马虎”的道理,这也是葛师傅半辈子以来养成的做事习惯。 当记者问起葛师傅后来为何会想起摆摊炸起油条来,他说:“在外面不放心家里的老小,就回来了呗!”回家了,做什么就成了摆在葛师傅面前的一道难题,当时淮安的建筑工地活并不多,一番思量之后,葛师傅决定向村里人学习炸油条的手艺,学成后去县城路边摆个早点摊,而这一摆,就是近30年的时间。 2003年,葛师傅终于有了这家属于自身个人的油条铺。铺子生意一直很好,只有中午有短暂的休息时间,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吃个饭。“生意红火除了勤奋、认真,没有别的诀窍,用淮安话来讲就是发狠。”葛师傅说。 在淮阴区北京东路上,有一条连名字都没有的背街小巷,小巷东侧有一间小店,挂着一个简陋的招牌,上面写着“大华照相馆”。就连很多住在附近的人都不知道,这家店已经开了31年。 店老板叫周年东,51岁。关于店名,周年东说:“以前前面的路叫西马路,附近有个饮食公司,上世纪80年代,公司的职工开了很多店,都以大华为名,有大华饭店、大华理发店,还有我的大华照相馆,31年过去了,公司在20年前就倒闭了,饭店和理发店也早就关门了,照相馆是最后一根独苗。” 这家照相馆的原主人是周年东的哥哥周年成,1987年,周年成开这家店时,周年东才20岁。因为喜爱摄影,周年东一直在店里帮忙。1999年,周年成索性将店转给了弟弟。 从20岁到51岁,这家照相馆倾注了周年东所有的青春。31年,他换过近20个照相机,照相馆里的设备也在更新换代。生意越来越难做,可周年东的热情一如既往。其实,店里顾客人多人少,他已经不在意了。周年东也已经不记得周围开过又关过多少店铺。当记者问他能坚持这么多年的秘诀时,他笑了笑说:“还是热爱呗!” 对于照相馆的未来,周年东并不去想,开到哪算哪儿,他甚至有个想法,等哪天关门的时候,把照相馆改成展览馆,把自己收藏的老设备全拿出来。 周年东说,照相馆见证了改革浪潮开始后,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快速的提升,而这些设备是他青春的最好见证。“现在我们生活都好了,人人都能拍照,照相馆可能终有消亡的一天,我改变不了这个趋势,但至少现在,只要它还在一天,我就要让它保留当年那个模样。” 老字号黄大烧饼店,位于南门小街北头东侧,小店面积不大,却承载着老淮安人一代又一代的美食记忆。老板黄子成说,从他17岁拜师学做烧饼,至今已经33年了。这个小店的月租金也从最初的70元涨到了4500元。“虽然每天都很累,但一想到有这么多人每天等着吃我的烧饼,还是坚持了下来。” 每天凌晨2点20分,黄子成夫妇准时起床,开始和面、点火生炉子。为了赶时间,他们还专门雇了4个人来帮忙。“一开始,就是我们夫妻两个忙活,但后来生意逐渐好了,每天早上要做几百个烧饼,人手实在不够,我就又找些人来帮忙。”不光是烧饼,黄子成做的豆浆也是一绝,每天早上都要雷打不动地磨30斤黄豆。 下午3点多,黄子成又开始忙着做晚上要卖的麻团、萝卜丝油端子等,刚下油锅炸,就有不少顾客等在门口。“现在发展好了,以前都是用烟煤,后来改用白煤,也就是无烟煤,10来年前又换上电炉子,不光做饭环保,效率也高了不少。”但是为了保持烧饼的口感,黄子成仍然坚持用着白煤。“有些东西可以替代,但是这个烤烧饼的技术,是我从师傅那学来的,一代一代这么多年了,一点儿不能变。”黄子成说。 从1985年之前在国营饭店做烧饼,到后来顺应改革潮流自己开店,黄子成的烧饼店,从最初的“夫妻档”发展到现在的六七个人。“我现在最大的愿望,就是能有个人把我的手艺传承下去,踏踏实实地做烧饼,让这份味道永远流传下去。” 在市区承德北路移动公司对面的中心村一带,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铁铺里,72岁的打铁匠丁发芝依旧坚守着手工打铁。 17岁那年,丁发芝跟着父亲学徒打铁,参加工作后继续从事这门手艺,直到退休后依然在家厮守着这门手工技艺,不离不弃,一干就是55年。丁发芝向记者介绍,一把手工打造的菜刀看似简单,但需要经过30多次淬火,不断锤打,把杂质砸出来,然后经过一遍一遍的打磨,十几道工序后,总共需要两天半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。 无论春夏秋冬,丁发芝每天坚持打铁,上班前打,下班后还打。长此以往,丁发芝的双手长年与煤炭、红铁接触,粗糙得如树皮,手指头已经发黑,已不知是煤,还是铁留下的痕迹。 1996年,丁发芝所在的工具厂效益不好,便决定在家开个铁匠铺,一来苦点生活费,二来将打铁人生进行到底。在众人的吆喝声下,丁记铁匠铺开张了。随着城市规划的需求,丁记铁匠铺先后辗转于安涉桥西后街、华夏小区附近。2001年,丁记铁匠铺来到了中心村一带,为更多市民带去了方便。东边卖牛肉用的牛斧、西边卖鸡用的斩鸡刀一眨眼,十几年过去了,市民从他那里购买的刀具仍然锋利无比。 随着时代的发展,打铁这门手艺的市场越来越小。曾经日夜红火的丁记铁匠铺,如今,三五天才能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。孩子们也都劝他回家颐养天年,他却摇摇头说:“只要我有一口气,都会站好最后一班岗。”让他遗憾的是,自己的这门打铁手艺没人继承了。“现在年轻人哪里吃得了这个苦,更何况没有市场。过几年,铁匠铺也就将随我而去。” 16日早上,里运河畔,常盈桥旁,时不时传来犬吠猫叫声。记者循声望去,声音来自冯氏动物医院。这里的执业兽医师冯子望说,自己的动物医院已经有26年的历史,算得上是“淮安市第一家动物医院,是最早开业的”。曾救治过多少宠物,冯子望已经记不清楚,但依稀记得那么多的淮安人对宠物的宠爱,亲历了宠物医疗技术的进步。 1992年,21岁的冯子望被父亲从工厂拉了回来。“父亲是兽医师,他帮我在新民路老动物园旁开了一家动物医院,我就跟在他后面学。”冯子望回忆说,冯氏宠物医院是当时淮安第一家挂牌的宠物医院。但进入这片空白市场,冯子望并没有捞到金子。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,冯子望发现,养宠物的人慢慢地多,所养的宠物种类也慢慢的变多。“以前主要是狗,后来养猫的增多,再往后养乌龟、兔子、刺猬等异宠的人也多了。”而且,很多宠物成了不少市民家中的重要成员,甚至被寄托了家人一样的情感。 此外,冯氏宠物医院的硬件条件也在一直在升级。“新民路的老医院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,后来几度搬迁。2006年,我们一家在河南东路购买了这间门店,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。”冯子望说。 冯子望笑着说,现在的兽医有向人医发展的趋势,“以前,兽医主要为了动物繁殖。像养殖场里猪羊牛,养大了就进入市场了。但宠物不一样,一直要守护它们直到老去。” 冯子望不但救治宠物,自己也养宠物。不久前,陪伴他十几年的一条宠物狗去世,他伤心不已。他说,自己能深刻体会到很多人对宠物的爱。有一次,一位低保老人的宠物狗遭遇车祸,希望冯子望帮忙救治,但又付不起医药费。“后来,我没有收她的钱。因为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,身边只有这条狗陪着她。”冯子望说,经营动物医院不但能养家糊口,还能给更多的家庭带来欢乐,令他很有成就感。 在北京北路富强村,有这么一家理发店,店铺不大,位置也比较偏。这家店开了30年,店主叫王加伦,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他“加伦平头王”。王加伦依然让店里保留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貌,桌子上立着的一台老式音乐收录机,摆放在柜台上的理发、采耳、剪刀等各式工具怎么看都颇有年岁。 51岁的王加伦既是店主,也是唯一的理发师。他和记者说,自己精湛的手艺是他能驻守这几平方米的传统理发店30年的秘诀。开店之初,富强村附近很荒凉,随着北京路的修建拓宽,人气旺起来,他的心也安定下来了。“30年来,理发店只是搬迁挪动了一下位置,从未离开富强村这片区域,加伦平头王在理发这行当中名气响当当。”王加伦说起自己对于老手艺的坚守,一脸的自豪感。不过记者也很纳闷,为何会叫“平头王”,王加伦摸着自己头顶稀疏的头发,笑着说:“30年前,我可是标准的平头呢!” 记者在店里待了一会儿看到,来店内剪发的都是些老街坊。王加伦指着一位走进店里的老人和记者说,他是店里年纪最大的顾客,已经93岁了。老人的家离理发店很近,每半个月便会到他店一次。 当记者问老人以前店里的情况时,他说:“在这理发几十年了,这里一点都没变,就是理发师从小伙变成了大叔。”说完,王加伦也笑了起来。 在不理发的时候,王加伦还会请街坊邻居来店里坐坐,偶尔还会对弈下象棋,生活也因为这样变得不再枯燥。 除了不变的店铺,店内的价格也几乎是停止的,“现在店内价格还是十年前的,普通理发6元一次,稍有难度7元。”王加伦一边比划一边说,他为经济条件不好的人理发时只收取5元的辛苦费,富裕一些的街坊来理发,有时直接付给他10元,这也成了30年来大家的默契。 对于众多淮安人来说,上海路是一个承载着满满回忆和复古怀旧气息的地方。在狭窄拥挤的街道两旁,除了从早到晚熙熙攘攘的人流外,还分布着许多老店旧铺。在这些承载着岁月积淀的老店中,“老王卤菜”无疑是认可度和知名度较高的其中一个。没有鲜艳夺目的招牌,没有富丽堂皇的装潢,就凭一辆三轮车和一手卤菜绝活,老王卤菜走过40年的风雨历程。 40年前,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,头脑灵活的王树仁开始带着妻子在北门桥人民饭店门前摆摊卖卤肉。“姐夫是从宿迁农村返程的知青,姐姐是农村妇女,没有工作,他俩做卤菜主要为了养家糊口。”在老王卤菜店,记者遇到了王树仁的妻弟张大刚。张大刚回忆说,最初老王卤菜没固定的摊位,每天都是姐姐姐夫推着三轮车去卖,卤菜的样式也只有三样猪头肉、耳朵和口条。 40年岁月流转,吃卤菜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,老王卤菜依然保持着当初的味道。几年前,老王师傅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,将店里的生意交给了张大刚的两个儿子来打理。人虽然换了,但老王师傅多年的卤制经验和独家的配方被完全保留了下来。“原料要用最好的,调味品要用最地道的,每天5点钟起来洗、涮、切、煮,一直要忙活到中午,所有工序一道不少,为的就是让大家吃到酥软香烂、嚼劲十足的卤菜。”如今的老王卤菜店第二代“掌柜”张殿波这样说。 时至今日,老王卤菜店里的陈设依然像以前一样简单,就连那辆曾陪着老王师傅走街串巷的三轮车也原样保留了下来,继续发挥着“余热”。店里的卤菜品种也一直都是猪头肉、耳朵、口条、尾巴、猪肝等老几样。张殿波说:“做卤菜最重要的是味道好,其他都不重要。菜品样式少没关系,能认认真真把这些做好就不错了,贪多求全往往啥都做不好。”或许,正是因为这份初心,开张已经40年的老王卤菜点依然拥有极高的人气,每天下午五六点钟,这里都门庭若市,人多的时候队伍甚至能排到门前的人行道上。 沿着东大街一直向东,过了承德路便是花街。这里有一家杂货铺,门口常常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。老人姓靳,杂货铺就叫做老靳瓷铺。任凭周边的环境变了又变,老靳瓷铺一开就是三十几年,俨然街头一处地标式的风景。 老靳瓷铺以经营陶罐、瓷坛、玻璃瓶、碗碟等各种瓷器、陶器、玻璃器为主,兼营日用杂货和小五金,包括蒸笼、草席、草帽、竹簸箕、小铁锹、镰刀、捕鼠夹等等。店主靳大爷介绍说,这家杂货铺起初开在东大街最东头的位置,一直开了二十几年,直到5年前搬到了一路之隔的花街。而他最早经营这些生意要从在闸口一带摆地摊时算起,到今年已有足足40年了。 “现在生意不好做了。”靳大爷和记者说,杂货铺刚刚开张的头几年,市区范围内经营同样生意的店铺总共只有3家,因此货物大多卖得很快,快过年时他们不再进货,大年三十那天能卖得一件不剩。“现在的店铺别说30家,300家都有!”靳大爷说,现在年轻人时兴在网上买东西,因此他家小店面临的压力很大,只是依靠四通八达的位置优势和老顾客们的照顾,生意也还过得去。 |